2013年2月5日星期二

患難與富貴




 




究竟是共患難易,還是共富貴易?









有人說共富貴易,一起吃喝玩樂,當酒肉朋友實在不需考驗。
但當一段關係習慣以物質維繫,心靈的空虛也易於潛伏。
那難不成共患難比共富貴易嗎?
有些人覺得共患難成就感高,彷彿我扶持了你,我便不是那見利忘義的小人,更能彰顯我的價值,因此樂於做這樣的一個角色。
又或是,在患難中,人本來便沒有多大慾望,抓到一個願意與己互相扶持的人,已屬不易,因此日子便易過了?
像白流蘇范柳原,「你對我有沒有一點真心?」本來便是奢侈的提問,亂世裡,再要談真心,日子便過不下去了。

上述的問題,總難有定論。
早前美國戲院槍殺案的報道,提到有三名男觀眾,都是為女友擋子彈而死的。
我很感動,生關死劫,貪生怕死也是人之常情。
可是在小小的電影院中,便有三個男人願意為保護女友而死。
又也許,恰巧是生關死劫,才激發起他們為愛而死的念頭。
否則,也許總有一天他會負了她,然後帶著對她的歉疚活下去。

別人的事,我不知道,而自己的事,許是太近,也焦點模糊。
性格決定命運,環境鋪展命運。
有時熱血衝昏頭腦,當下願意赴湯蹈火,冷靜下來,又覺今是而昨非。
不穩定因素太多,所以我信意志。
而意志本來便是最任意妄為的東西,一向對人不對事。

共患難,總需要主觀情感輔助。
你覺得他的患難是時不與我,命運播弄,你相信兩人協力必會走出難關。
若有一天,你覺得對方的患難是自找而不足惜的,那也是一段關係走到盡頭的徵兆。

有時,我會同情一些人,可是我討厭那些會揮霍別人同情心的人。
他們倚傍別人舔傷口,聽別人說一些安慰的話,滿足了便離開。
過不了多久,這樣的戲碼再次循環不息上演。
我不喜歡看一齣劇情永無推演的電影,更何況是與永無長進的人為伍。
有些人喜歡擔演悲劇,你要不當他的觀眾,可千萬不要跟他共演,否則你比他還可憐,那他的角色還有何意義呢?
除非我心中把對方當小丑看,否則誰忍心看到重要的人受此煎熬?
不是不願共患難,而是患難原是由誰施加的,是徵結所在。
正常人至少會「由地獄又折返人間」,他們卻只喜歡在地獄徘徊不去,陰魂不散。

比起患難富貴,我們最幸運的是,人生更多平淡日子。
甚至平淡得可以親手製造一個悲慘世界來。 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